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一气朝阳 第252章 故人

当然越是好的符箓,大家越是愿意用贵的‘符纸’,其中用灵石做成的符箓,虽然不是最昂贵的‘符纸’,但却是昂贵里面最通用的。

只见赵负云坐在那里,旁若无人般的开始制灵符。

他首先制的就是太虚火劫符箓。

幽狱之中,无边黑暗,那么太虚火劫符箓,自然就是首选,黑暗里的东西,一定怕火。

随着他的刻刀在拇指长的灵石上面刻画着,那原本莹莹玉白的灵石之中,竟是生聚了一点焰光,仿佛是这炉中的火焰映照进了灵石之中。

而杨小蛾则是发现,随着赵负云的刻刀在灵石上刻动,炉中的火光在这一刻,都似争先恐后的聚到那刻刀的刀尖,顺着刀尖的走势而涉入到灵石之中,竟似牵动了灵石之中凝结的灵气在转动。

当赵负云一气呵成的停下刻刀之时,那一块普通的灵石,陡然之间便神秘起来,明明在赵负云的手上,却隐隐有一种处于虚无的感觉,只有一团神秘的火光在其中,随时都要涌出来。

无论是荆菁还是杨小蛾的脸色都变了,因为她们知道,面前的这个人修为至少是紫府,高深莫测,至少这一手符箓之术,就超越了她们的认知。

赵负云将这‘太虚火劫符箓’放在炉边,又拿出一块来,继续刻着。

他当然可以通过自己法宝达到太虚火符箓的效果,但是那样的消耗比较大。

施法并不随便念口诀可以的,而是要心念纯一,将内心深处的那一股法意引出,在外面的天地之间衍展而出,这是有一个过程的。

有可能会被人打断,并不如施展符箓时那么快。

所以他连续制了十块‘太虚火劫符箓’之后,居然心中对于‘火劫’的感悟又更深了一层,抬头看了两女一眼,因为心中‘火劫’的法意未能够收敛。

荆菁与杨小蛾只觉得赵负云的双眼染了焰光,而这焰光印入自己的心底,一股无名之火便似要涌生,她们脸色大变,还未来及去压制,那火焰便又消失了。

一切都似幻觉。

两女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丝恐惧。

不由的都悄悄的退了一步。

“不用怕,刚刚只是刻符太多,导致法意未来得及收敛。”赵负云说道:“这样,我每人送你们一道灵符,算是赔礼吧。”

说完,赵负云又拿起一块已经刻好的‘太虚火劫符’,朝着杨小蛾扔了过去,杨小蛾慌忙的接着,入手一片温暖。

她低头看,这灵石的表面,有着火焰灼烧的痕迹,这些痕迹便构成了‘太虚火劫符’。

而给荆菁的却并没有立即给,而是又拿出一块灵石,当场刻了起来。

他这是刻的泰岳镇神符。

杨小蛾是赤炎神教的人,修的是火法,拿着太虚火劫符正好,而荆菁身上有着土金两种法意,所以赵负云决定给她一道泰岳镇神符。

泰岳镇神符在赵负云看来,并不比太虚火劫符箓差,他刻一道,也需要大约一盏茶的时间,刻完之后,扔给荆菁之时,她一手接过,只觉得这一道符箓,入手竟有一股沉沉的感觉。

“你的符箓名叫‘太虚火劫符’,你的是‘泰岳镇神符’,自己去感受一吧,以法念相合,才自有护身之妙。”赵负云说完,又继续刻自己的符箓。

刻了几道泰岳镇神符之后,他又刻一些小符。

没多久,天便已经亮了,他竟是在这里刻了一夜的符箓。

而杨小蛾与荆菁两人都是守在不远处,她们坐在坐椅上,一声不出,就那样看着赵负云刻了一夜的符箓。

赵负云起身,她们也起身。

“我去买一些东西,你们也准备一下,准备好了我们就入幽狱。”

赵负云进了大盈坊市,来到了自己之前的符箓铺子。

云纹法箓,依然还是这个名字。

不过,看上生意要比自己在的时候好不少。

在旁边买了几支符笔,又买了几盒符墨。

准备去买两打蓝符纸。

他看到了黄东来,对方看上去老了一些,他仍然是喜欢在这铺子里看着,尽管真正的操持的应该是他的女儿了。

他女儿在那里用算盘算着。

赵负云左右的看了看,黄东来端着茶壶,走了上来,说道:“小哥,看上去眼熟,曾来过小店吗”

“曾来过。”赵负云笑道。

“哦,难怪,我说看小哥你的身韵怎么这么眼熟呢,不过,小哥这么俊秀的人物,我怎会不记得呢奇怪、奇怪。”黄东来说道。

赵负云笑了笑却没有回答。

“小哥要买点什么”黄东来顺口问道。

“帮我来两打蓝符纸。”赵负云指了指摆在里面货柜上的蓝符纸说道。

“好嘞,小哥,我们这里的符纸,在整个大盈坊市之中,虽不敢说数一数二,但是绝对是最实惠的,小珍啊,给包两打蓝符纸来,另外多送两张蓝符纸。”

“是,东家。”货柜里面正在拣货的一个女子清脆的应着。

而黄东来的女儿黄芷,则是拨着算盘,却又时不时的抬头看赵负云一眼。

赵负云能够感受到她眼中的审视。

不过,一直到赵负云拿到了两打蓝符纸,她也没有开口说道。

直到他离开之后,黄芷却是突然开口说道:“他的背影很像隔壁铺子里的那个。”

隔壁铺子

黄东来疑惑。

“以前那个,负云道长。”黄芷的提醒,让黄东来有一种拨云见雾的感觉,立即说道:“确实很像。”

于是他追了出去,赵负云的身影却已经消失不见了。

他有些遗憾的回来,说道:“这负云道长一定是大派弟子,当年走的突然,连招呼都没有打一声,过两日,你妙华表姑婆会来,到时向她打听一下,问问她有没有听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