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三国英豪之霸业纵横 第178章 灵心不止,战血不息!

“果然巧妙!果然巧妙!果然巧妙!”周瑜连连称赞,心中对于模块化的妙处有了更深的理解。

“你觉得如何他们的修为可还入得了眼”看到周瑜流露出惊叹与痴迷的神情,周云飞不由得泛起一丝得意。

周瑜不住地点头,随之感叹道:“吾主麾下之修士军团,实乃世间罕见的超凡军团啊!”

对于龙城的修士队伍,周瑜由衷地表示赞赏。与其他人的见解不同,他并不单纯看重那些出众的将领。

世人常说,易得千万修士,难得一位绝世将领。

此言固然有其道理,但究其本质,也是一种无奈的自慰。将取胜的重担寄托在一两位将领的身上,实乃风险重重。若手中握有千军万马的精英修士,又何需仰仗那种旷世将才呢

对于修行界的争斗而言,个体的力量显得尤为微不足道。

那些历史上闻名遐迩的名将在何时崭露头角

常言道力挽狂澜,拯救大军于水火之间的盖世奇才,假使手中掌控着一支精锐强大的修士军团,又怎会做出那般危机四伏的壮举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即便是智谋超群如郭嘉,英勇无敌如张辽之人,若能掌握一支兵马强盛的战队,断然不会冒如此巨大的风险去施展旷古未有的神通。

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名,此语并非指优秀的将领无法创造荡气回肠的战争传奇,反而是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真正战争应有的决胜之道。

周云飞始终主张提升修士的实战素养,希冀自己统率的军团能在任何环境下战胜一切敌人。

尽管这听起来有些夸大其词,然而周云飞坚信,在增强了军团的整体修为,并辅以众多杰出将领的助力后,他麾下的修士大军必将所向披靡。

相较于其他偏重武勇的将领,周瑜则是文武双全,既能治国又能领军。经过这几日的近距离观察,他发现了诸多与众不同的特质。

撇开令人艳羡不已的战场英姿不论,单就部队中展现出的钢铁纪律,便足以令周瑜钦佩不已。

军律,这个词汇对他来说并不陌生。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军律的概念。

然而直至三国时期,军律在各路军团中仍然缺乏明确的定义,往往是依赖将领或主公的个人意志来制定。而军队的纪律性,则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和鲜明的体现。

更有甚者,许多部队往往混淆了军人与山贼的界限,尽管这种匪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军力,然而周瑜对此类风气并不认同。因此,在他所领导的三国时期军团中,几乎看不到半点军匪气息的存在。

回首眺望龙城的仙兵雄师,虽然周瑜尚未通透那所谓的职业修士军团究竟有何超凡之处,但从他们所展现出的钢铁般的纪律性来看,其战力之强横,足以令任何人瞠目结舌。

这几日来,周云飞引领着周瑜深入到各支仙兵营寨的底层,将那些军中鲜为人知的英勇事迹与修炼细则逐一展示给他。

每多一分了解,周瑜心中的火焰便炽烈一分。

这是一个英豪辈出的时代,置身其中,人们会不自觉地追随这些英雄们的步伐,追寻他们的身影。

自周瑜被神秘的修真系统召唤而出后,曾一度以一种超脱尘俗的态度看待世间万物。

昔日如烟往事,瞬间化作成败过往云烟,他甚至觉得自身已显老态。

然而,伴随着时光流转,当他目睹充满活力的龙城、热血沸腾的百姓以及誓死忠诚的将士时,他的心境开始发生了变化。

在这股热烈的气息熏陶下,哪怕是最冷漠的人心,也会被悄然熔炼,变得炽热如火。

这段时间以来,周云飞一直在留意周瑜的转变。

实话说,他对这位修真奇才早已迫不及待想要重用。但鉴于诸葛亮留给自己的一纸书信,他又不得不按捺住内心的急切,耐心等待。

都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句话用来形容周瑜与诸葛亮两人之间的关系再贴切不过。

当诸葛亮第一次见到周瑜时,便察觉到了他的不同寻常之处——失去了往昔的锋芒与进取之心,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豁达与淡泊。这让诸葛亮感到困惑,随着二人的深入交流,这份感觉愈发强烈。

诸葛亮终悟,历尽起伏波澜的周瑜,或许已经对世事看得淡了许多。

并非这种淡然便是坏事,只是考虑到周瑜即将被周云飞委以重任,极有可能位列军中高层。若缺少了以往那种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恐怕反而会在那个位置上事与愿违。

因此,诸葛亮写给周云飞一封书信,详述了周瑜的变化,并建议他激发周瑜心中那份久违的热情,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胜任所赋予的重大职责。

对此,周云飞也感到了困惑,但这很可能关乎到周瑜自身的秘辛。尽管他身为众人之主,但对于这种私密之事,他并不会主动追问。

短短几日间,周瑜的表情中透露出了可喜的变化,这一变化最直观的表现就在于他眼中闪烁的光芒。

在前三日的专项比试中,第一军与第五十五十一军竟然难分胜负,战成平局。

这一结果,即便是对第五十军寄予厚望的周云飞,也为之一惊。

而第五十军的领军修士吕蒙,则表现得泰然自若,仿佛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这让身为第二军领军修士的张辽愤懑不已,他固然知晓第五十军实力非凡,但这种让人尴尬的平局,岂非恰恰映衬出一线军的乏力

因此,张辽憋足一口气,决定要在接下来三天的团队较量中挽回颜面,至少也要确保二线军无法再度抢占风采……

在第一护宗军团之内,成员们展现出的则是更多的稳健与深沉,甚至可以说他们的气质中,都烙印着徐盛的道韵,那份在滔天灵涛面前依然神色不动的定力,正是他们被誉为龙域磐石的根本所在。

即便如此,在被第二护宗梯队超越时,他们心中亦不禁涌起一丝愠怒,然而这份情绪并未流露于表面。

至于第一骑宗,毫无悬念地横扫了所有修炼界的骑兵势力,显现出第一骑宗这一尊称实至名归。

最后的第五十二和第五十三护宗军,则稍逊一筹。相较于前列四大正规修士军团,他们在起步修炼条件及资源上皆有所不及。但在此次宗门比试之中,仍展现出诸多亮点。至少,当面临顶级宗门的挑战之际,他们并未怯懦后撤,而是毅然选择了正面交锋。

即使败北,也要败得磊落无畏。畏惧的不是挫败,而是失去面对挑战的胆魄!

夜幕降临,宏大的宗门演武营地渐渐沉寂下来。参与演武的所有宗派弟子均抓紧时间修养,确保次日的切磋对决中有充足的元气支撑应对。

此时,在周云飞的主帐篷内,周瑜端坐其中。

帐内仅有周云飞与周瑜二人。布兰娜经由周云飞反复劝说,才最终退至帐外,与高顺一道担任守卫职责。

“公瑾兄,我有一言相告。”周云飞淡然开口。

周瑜微微笑道:“主公请讲。”

“公瑾兄,你这几日所见龙域军中的种种细节,不知有何见解”

周瑜含笑回应:“主公,实不相瞒,公瑾此生尚属首次见到这般精锐之师。无论是弟子们的修为底蕴,抑或是法宝兵刃的精湛程度,堪称万古独步之军!”

“那么,公瑾兄可曾设想,率领这样的队伍踏足四海,披荆斩棘呢”周云飞意味深长地问出。

周瑜早已预料到周云飞会提及此事,然当这一刻真正来临,他内心深处难免有些忐忑。

“主公,实话实说,公瑾如今已非昔日之锐,恐怕难以承受这般重任。”周瑜思虑片刻,低声回应道。

周云飞轻轻摇头,“公瑾兄,我不明白为何你会如此悲观,但我清楚你心中的火焰并未熄灭!”

周瑜欲言又止,却被周云飞打断。

“你的心脏仍在跳动,不断创造出炽烈的灵血。只要这份热血一日未熄,那么你的锐气就尚未消散!”

周瑜呆立原地,脑海中萦绕着周云飞的话语——心、热血、炽烈!

自赤水之战以后,周瑜那股锐意进取之心似乎陷入了沉寂。曾经的峥嵘时光,随着梦境般变幻莫测的境遇,令周瑜逐渐寒心。

而近日的近距离观察,使得周瑜那颗尘封已久的心灵开始微微悸动,直至今日周云飞的这番话语,点破了周瑜一直在逃避的事实:

他害怕了。

究竟惧怕何物

自然是对眼前这一切美好景象宛如梦幻般的恐惧!

与张辽的情况截然不同,周瑜显然要比张辽复杂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