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混迹两年余,我咸鱼身份藏不住了 第240章 商鞅重生,天道惊人馈赠!

自此,商鞅在大秦拉开修炼改革之序幕。

他革新户籍制度,设立连坐法阵,严惩私斗之徒,励行农耕修炼之道,奖赏种田养蚕之能人;

同时推行军功晋升制,废止世袭仙职特权,创立二十等级之仙爵制度;

哪怕是最贫穷、最普通的凡夫俗子,也能通过战场上的赫赫军功,换取高贵仙职与丰厚修炼资源!

此举大大提振了秦国修士投身战斗的热情!

然而,商鞅的新法推行之初,引起百姓修炼秩序混乱,国内反响强烈!

更是遭遇了那些世袭贵族们的激烈抵抗,甚至连储君都触犯了新法!

为此,商鞅铁腕处置,考虑到储君身份特殊,便对储君之师,公子虔,施以削鼻之刑!

至此,整个大秦修行界一片震慑,严刑峻法得以有效施行!

百姓们勇赴公战,怯于私斗,村庄城邑的修炼秩序得到了极大改善!

大秦自此迅速完成了修炼资源积累与修为实力提升,第一个扩张目标便是东部的魏国!

想当年,魏国凭借五万魏武卒精锐,强行占据了大秦河西这片风水宝地;

现如今,大秦推行修炼改革,修为飙升,自然要第一时间收复失土!

恰逢魏国因遭齐国连连挫败,国力大减之际,大秦抓住机会发起了对魏国的进攻!

一举光复河西领土,彻底消灭了魏国残余的魏武卒精锐,洗刷了往日耻辱!

这时,魏王才追悔莫及,懊恼自己当年未曾听取公叔痤的修真谏言,以至于造成了今日的困局!

商鞅因战场功勋卓着,被赐封商于十五邑,赐号商君!

……

太古时期,大明王朝。

“修炼改革之效,竟然这般立竿见影!”

朱元璋眼中炽热如火。

王安石曾在大宋实行修炼改革,使得大宋快速提升修为;

而今商鞅的修炼改革,则使原本修为落后的秦国一举崛起,成为一方霸主,甚至覆灭了昔年吴起一手打造的魏武卒精兵,从此称霸西戎修炼界!

此乃又一例变法成功的典故,

即便是朱元璋本人,也为之心动,对修炼改革之事生出了极大的兴趣!

不过,无论是吴起还是王安石,他们的修炼新法最终都没能长久维系下去,均以失败告终。

而商鞅这次的修炼改革同样触动了众多既得利益者,尤其是那些握有实权的贵族修炼家族;

他们所构成的阻力,比起王安石、吴起面对的压力,未必就能小到哪里去。

至于商鞅能否在这重重阻碍下坚持到底,终究是个难以预料的结果。

果如朱元璋预料之外,在全力辅佐商鞅推行修炼新政的秦国修行帝王秦孝公嬴渠梁仙逝之后,商鞅竟遭到复辟势力的无情清算!

尤其是那位曾被商鞅施以割鼻之刑的公子虔,更是誓要诛灭商鞅以解心头之恨!

那些守旧贵族诽谤商鞅修炼新政为妖法邪术,迫使商鞅不得不踏上逃亡之路。

然而,最终商鞅仍未能逃脱厄运,身陨之后更是受尽羞辱,肉身被车裂,满门遭受屠戮,其结局悲惨无比!

正当众生皆以为秦国的修炼新政将因此走向衰败之际,剧情陡然逆转。

新即位的大秦修行帝王嬴驷,竟然全然保留了商鞅推行的所有修炼新政,使得商鞅的修炼新政成果在秦国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

此举与楚国、大宋中途废弃新政之举,有着本质的不同。

"怪不得大秦能够笑到最后,一统六国,建立起了至高无上的修真帝国!"

此刻,神州大陆上的所有修士都豁然开朗。

大秦之所以能够在列国之中脱颖而出,固然离不开嬴政这位胸怀壮志、具有千古一帝资质的修行帝王;亦得益于历代大秦英明君主与贤臣良将,他们不仅巩固了秦国根基,还不断向外拓展疆域,代代递增,实力愈发强大!

然而,正是商鞅的修炼新政,为大秦奠定了强大的修炼基础,这才是根本所在。

"商君确乃我大秦从弱小走向强盛的大功臣,只惜竟落得如此悲惨下场!"

谈及商鞅的结局,嬴政心中也是深感痛惜。

像商鞅这般对大秦做出巨大贡献的功臣,却落得被杀害车裂的命运,实在让人不胜唏嘘!

这一点,实则是大秦的先祖们对商鞅、白起这样的大秦功臣有所亏欠。

修炼新政,强秦争霸!

商鞅!

位列王佐榜第七!

获得天道奖赏!

一道雄浑庄重的天道之声响彻神州大地,引得亿万生灵翘首以盼。

尽管这份天道奖赏与他们并无直接关联,但他们深知,经历过大秦这般待遇的商鞅,恐怕未必还会选择继续为大秦效力。

如此一来,岂不是给了他们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天道奖赏!

一、重生!赐寿五十年!

二、获得修炼秘术“人丁兴旺”:所属王朝人口增长速度,提升一倍!

三、获得修炼禁制“严刑峻法”:所属王朝治安提升,犯罪事件减少一倍!

话音甫落,神州大地顿时议论纷纷,热潮涌动。

对于任何一个王朝而言,人口乃是至关重要的修炼资源,至高无上!

有了人口,才能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充足的兵员;

田地才有农夫耕耘,军队才有将士戍卫边疆。

而另一项修炼禁制“严刑峻法”,则使得王朝治安大幅提升,犯罪事件锐减一半!

此等手段足以确保国泰民安,王朝稳固!

两项内政绝学集于一身的商鞅,在各路皇朝主宰眼中,已然是一位无可匹敌的内政修真奇才!

如此般的人物,哪个皇朝主宰不想将其招致麾下,以此振兴自家的修真王朝呢

“只是不知商鞅是否对我大秦仍旧怀有怨念……”

太初秦国皇宫之中,秦始皇嬴政神情庄重,他不确定,在商鞅因秦国贵族清算陨落之后,那些曾与商鞅有过纠葛的人是否会抛却过往,诚心归顺秦国,为秦国修行之道效力

“陛下毋忧,商君选定的皇朝,必然是我太初秦国无疑!”

此刻,李斯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向嬴政立下誓言。

“嗯”

“丞相如此自信”

嬴政的面上闪过一丝惊奇之色。

“只因这整片东土大陆,唯有我秦国之法制,乃商君亲手创立之法!”

“既然商君得以重生于世间,那么他首要选择的必定是我太初秦国,断不会转投他处!”

李斯语气坚决地陈述道。

现如今的秦国,即便距商鞅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一百有余载,然而秦国沿袭并执行的法治精神,始终秉承自商鞅的理念!

此时的东土大陆,唯独秦国尊崇法则大道!

对于商鞅而言,秦国才是他最理想的归属之地!

更何况,商鞅之法在他李斯的努力之下,早已发扬光大,使得今日之秦国,法规制度已然极为完备。

李斯此刻满心期待商鞅重返秦国,共同继续打磨和完善秦国的法令体系!

正当嬴政与其他秦国重臣心中尚存疑虑之际,殿堂之外,一道尖锐却又威严的嗓音响彻,“商鞅求见!”

此言一出,众人心神皆是一震!

果不其然,正如李斯预料,商鞅竟然放下了过去的恩怨,主动回到了秦国!

细细思量,其中道理不言而喻——

在秦国,商鞅地位崇高,归来必受重用;而若是转投他国,纵然也能得到重任,但其他国家的皇主恐怕并不会完全接受商鞅那种严苛法治的思想。

毕竟,在东土大陆,法道仅在秦国盛行,在其他国家并未受到广泛推崇。

故而对于商鞅来说,最佳的选择,自然是回归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