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秦:我是唯一仙 第39章 如今还能托付何人?

只见秦天周围时而霞光闪烁,时而风雷激荡,环绕小岛的薄薄水雾更是瞬息万变,显得异常神秘奇妙。

倘若此时有人在此侧观,就会发现,这水雾之中,仿佛蕴含了一个宏大的世界。

秦天的心神沉浸在这个世界之中,尽管肉体仍坐在礁石之上,精神却仿佛游走于天下四方。

雷霆的震慑、天地的辽阔、雨水的磅礴……

秦天的手突然轻微一动,打出一道古老而又玄妙的法诀。

这法诀蕴含着天地至理,似乎触动了宇宙大道的脉络。

法诀演练起来颇为生涩,时有停滞,但每次变换,都会令水雾世界中的景象发生剧变,或是风声呼啸,或是气温急降,或是浪花凝结成冰。

雪花从水雾幻化的世界中飘落,秦天的手突然停止了动作。

一抹漆黑自水雾中显现,迅速化作一片广袤的土地。

这片土地荒芜寂寥,草木初生,野兽繁衍,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

暴雨自天而降,顷刻间黑色土地被洪水淹没,草木与野兽均被卷入洪流之中,洪水滔滔,整个世界皆为浑浊波涛。

炽烈的火焰从天而降,洪水退去,大地重现,草木再度重生,小兽奔腾嬉戏,天空中又降下瓢泼大雨。

如此循环往复。

不知历经了多少岁月,又一次洪水袭来,这次却未见炽火降临,取代的是无数身无寸缕的古代先民,手持木质工具,在一位领袖的带领下,奋力挖掘土壤,以疏导洪水。

洪水慢慢消退,大地重现生机,河流清澈,大雪如席般从空中洒落。

有人衣不蔽体,在四壁透风的茅屋中颤抖,最终饥寒交迫而亡。有人锦衣华裳,居住豪宅,欣赏雪景,怡然自乐。

其间有一位老者,端坐于牛车上,虽身着粗布麻衣,脸色却毫无严寒之色,只有淡然安详。

他慈祥地看着围绕身边的那些年轻人,他们的脸颊被冻得通红,却仿佛感受不到寒冷,看向老者的眼神中充满了尊敬与热烈之情。

“学习并时常温习,岂非一件乐事”老者声音沙哑却如洪钟一般,响彻天地之间。

水雾变幻,五彩光芒如实体般在雾气中弥漫开来,一股清新冰冷的香气在海面上飘散开来,整座海岛,乃至整个海域都被淡淡的雾气所笼罩。

众多大鱼在附近的海面上跃出水面,即便不慎撞击到海中的礁石,哪怕头破血流,仍然前仆后继。

一声轻叹忽然响起:“这就是人间的大道啊……”

彩光消失,霞光收敛,风雷平息,唯有冷香依旧。

开口的正是秦天,此刻他已经睁开眼睛,眼神中略带几分感慨。

“混元一气诀果真精妙绝伦,竟能够演绎大道运行,遗憾的是,我目前还未能完全领悟其中深意!”

混元一气诀,实则是一种独特的修炼法门。

它是从五行之水的奥秘中领悟而出,水无固定形态,混元一气诀也因此并无边界。

此外,水能孕育万物,万物终将回归于一体,这便是道的本质。

他静静地站立在礁石之上,目光投向西南方,眼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

刚才他正在修炼混元一气诀,突然心中有所感应。恰逢修炼有所突破却又遇到瓶颈,于是顺其自然地清醒过来。

“双日争辉”下一秒,他的脸上浮现出一抹似笑非笑的表情。

他此刻炼药所在的岛屿,位于琅琊台外,距离琅琊台仅有一百里之遥。

一百里的距离不算遥远,然而在那个时代,人们对大海的认知有限,除了大秦水师能够驾驭大型船只远航,普通的渔民通常只能到达离海岸线十里左右的地方。

故而,一百里之外,已然成为了人迹罕至之地,就算在此炼制药材,甚至长期居住于此,也不会受到打扰。

琅琊郡本身地势较高,琅琊台更是高达百丈,即使在一百里外,也能隐约可见。

然而若想看得真切,就需要借助一些小技巧。

这对秦天而言,自然不在话下,毕竟他离天人境界仅一步之遥。

“没想到小白无意间的随性施展神通,竟能幻化出如此奇异景象!”

“这究竟是无心插柳之举,还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安排”

他饶有兴趣地思索着。

天空出现双日,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大凶之兆。

说实在的,秦天倒是很想看看始皇帝对此会作何反应。

毕竟始皇帝集天下权力于一身,此次亲临琅琊台,也是为了大秦的万世基业。

结果琅琊台上突然出现双日争辉、相互竞争的预兆,不知始皇帝将会如何看待此事。

“不过,小白此次所幻化的景象,或许可以骗过普通百姓,但对于赵高、李斯等人,却绝对难以蒙混过关。”

秦天的眉头微微蹙起。

“也无法阻止胡亥登上琅琊台顶,毕竟小白尚处于幼蛟阶段,它所能施展的不过是布下蜃景,而非其它神通。”

的确,小白在琅琊台上利用雾气制造的,并非什么鬼打墙,而是一幅蜃景图!

秦时人们对蛟的认识还十分有限,不了解能够布下蜃景的不仅有志鸟,还包括特殊的蛟类。

比如小白这一类。

《本草纲目》曾记载,蛟之一类,有名为蜃者。其形似蛇而体型巨大,头部

在今人所称的黄海区域,但在秦代以前,此地被唤作“东海”。东海北界衔接琅琊郡,西临东海郡,东部则是箕子国,也就是后世所说的高句丽地区,三面陆地环绕,使得东海之内波澜不惊,湖面宁静。

自商周时代起,就有不少荒野之人腰缠葫芦,随波逐流横渡东海,到达箕子国,这些人被称作“葫芦人”,后来成为箕子朴姓一支的源头。正如后世箕子人的某些行为引起争议,因其手持棍棒,被称为“棒人”或“棒子”,两者之间有着异曲同工的寓意。

东海之上,凭借葫芦就能渡过,即便是小型船只也能轻松穿越碧波,实属常事。此刻,在一艘无帆的划桨船尾部,一名男子正在奋力挥桨。

这位男子身穿一件破旧不堪的华贵黑袍,原本应当飘逸非凡,但历经风吹雨淋、海水侵蚀,如今已变得破烂肮脏,裸露出黝黑坚实的胸膛。他的袖子已被撕裂,袍服下摆亦破损不堪,两条赤裸的大腿暴露在外,看上去略显滑稽。

尽管外表狼狈,他的头发和胡须却被精心梳理得整整齐齐,尤其是胸前悬挂的一块洁白无瑕的象牙牌,与他黝黑皮肤形成鲜明对比,更为引人注目。即使在全力划桨的过程中,他也小心翼翼地遮挡溅起的水花,以免玷污这块象牙牌。

象牙牌上赫然镌刻着几个篆体字:“大秦始皇帝寻仙使福”。此人,正是久未露面的徐福!

始皇帝二十八年间,徐福上奏朝廷,声称东海中存在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可能有神仙居住,他计划前往东海探寻仙山,为始皇帝寻求长生不老之药。经过数年的筹备,建造大型船只,组建舰队,储备粮食、衣物和其他各类补给物资,直至始皇帝三十三年冬,终于启程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