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抗战川军崛起 第65章 中将

“民国政府军事委员会晋升令:

二十三师师长彭刚少将,尽忠职守……现晋升其为中将。

民国二十六年二月八日。”

此时在二十三师师部内,贺国光宣布着来自南京的晋升命令。

现在彭刚终于成为民国传奇军衔中将内一员。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中将一职在民国的确是一个传奇军衔。师长是中将、军长是中将、甚至未来还有兵团司令是中将,战区长官还是中将的传奇故事。

你就说,这个军衔是不是十分的神奇。

“恭喜啊,彭师长。”

宣布完晋升令的贺国光贺婆婆(外号),此时握着彭刚的手,表情十分和蔼可亲的道喜着。

“贺主任客气了,感谢贺主任此次前来南充,亲自为小子颁发晋升令,辛苦贺主任了。一点小小心意,还望贺主任不要嫌弃。”

此时彭刚一边说着感激的话,一边命人送来自己的心意。心意不多,就是被红布盖上的二十根大黄鱼。

贺国光不愧为南京方面派出的大员,根本没有看一眼的意思,反而拉着彭刚的手继续说道。“我与你父亲彭海青也是相识多年,原本在回到重庆后,想与其把酒言欢,但是一直抽不出时间,没想到斯人已逝,我却见不到其最后一面,甚是遗憾。”

“多谢贺叔,我父亲在世时也时常提起你,说他们在速成学堂内,几个最好的朋友里,他对贺叔叔最是佩服。”

彭刚也是从父亲角度入手,开始与其交谈着。

说起来,这贺国光经历十分的异类。

出身湖北蒲圻赵李桥的贺婆婆,因为堂兄贺伦夔时任四川兵备道,主持开设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所以贺成为速成学堂的学生。他还有几个好友同学,不用猜了,就是刘湘、杨森、潘文华、唐式遵、彭海青等人。

如果光是这样,显然还不够。毕竟同学那么多,能让贺国光脱颖而出,光是其在鄂军的经历肯定不够。随后北伐开始了,贺国光也开始他转换门庭的关键一步。首先在吴佩孚失败后,其部接受北伐军新编第5军番号。随后在宁汉分裂时,贺国光因倾向于南京方面,部队被唐生智吞并。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不,这是贺高光的开始。

1927年秋宁汉合流后,复任军事委员会陆军处长兼武汉卫戍副司令。12月22日,改任军事委员会高级参谋,后随军参加第二次北伐。

1928年3月后,曾兼任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主任。7月,任第1集团军整理委员会监督部主任;11月13日,任训练总监部步兵监,负责炮、骑、工、辎以外全国部队的军风军纪和精神教育。

此时贺赢的的某人的赏识,并在蒋桂战争中,出任其的参谋长。

后贺国光经历了各种职务,基本都是以其心腹的地位出现。

一直到川军战败,重庆行营成立。虽然行营以顾祝同为主任,但是实际主持工作的还是贺国光与杨永泰。两人一柔一刚,试图分化川军。

效果还不错,王瓒绪、许绍宗、唐式遵都在其的拉拢下,与南京方面亲近起来。

至于贺国光贺婆婆的外号,自然是来源于其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不喜与人交恶,一贯老好人的形象。

至于这次贺婆婆来到南充的目的,其实不用多猜也知道,不就是为了拉拢彭刚的二十三师么。

其实彭刚想的没错,此次贺国光亲自来目的,确实是拉拢他的二十三师。南京与重庆方面都不是瞎子,彭刚大肆采购武器,招兵买马的举动,都被其看在眼中。

或许有人说,为何不对彭刚扩军进行限制

原因很简单,虽然南京是事实的中央政权,但是其实质则是最大的军阀派系。远不是抗战结束时,实质的中央政权可比。

所以有些规矩是必须讲的,例如在军火以及部队扩充上,南京方面就不得指手画脚,因为这是大家都遵守的规矩。

不守规矩的人,会被所有人所嫌弃。而作为最大的既得利益者,也注定南京方面不能搞一些动作。

当然私下一些小动作也不是不可以,例如什么临检、还有船只有问题什么之类的。但是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南京为什么要这样做,目的是什么

说到底,彭刚种种举动表明,其是亲近南京,为了阻止采购军火,所以要硬生生将其逼成反对南京的。还选在正值南京方面试图入川的关键时刻,这样做是不是太过儿戏。

除非彭刚将南京一干上层全部得罪了,还要得罪的狠,是无法挽回的那种,要不然凭什么这么做。

“贺叔,已经备下薄酒,还请贺叔赏光。”

“客气了,客气了。”

在一番交谈之后,彭刚邀请贺婆婆一行人吃喝。

“此次来南充,我等还要打扰彭贤侄数日,希望你别怪罪。”

酒足饭饱后,红光满面的贺国光开口提出,这次不止是为彭刚晋升而来。

“哪里,巴不得贺叔多待几日才好。”

贺婆婆一开口,彭刚就知道其目的是什么了。不就是想要看看二十三师的实力,以及南充油田的实际情况么。没关系,你看就是。

随后贺国光等人在南充待了三天,在这三天时间里,贺国光带着行营的军官们,将二十三师上下跑了一个遍。彭刚对此自然不会藏着掖着,更是大方的展示出来。此时不展示自己足够的实力,怎么在未来让别人加大拉拢的力度。

所以贺国光一行人,不仅在炮营看到了一水的新式75毫米博福斯山炮,还看到了厄立孔20毫米防空炮以及13.2毫米的防空机枪。

在骑兵团,一水的河曲高头大马组建的骑兵,同样让这群来自南京的军官们瞠目结舌。

至于下部队之后,看到步兵团装备哈一哈步兵炮,以及各式迫击炮,重机枪,再加上步兵的m35头盔,让不少军官还以为自己在国府精心准备的德械师内视察。

“此子野心不小。”

这是贺国光一番观察后,最终得出的评价。

不过彭刚到底有多大的野心,这就不是贺国光所知道的。但是关于二十三师两万余众,一水的外购精良武器,还有来自捷克顾问团的亲自培训,让贺国光对于二十三师评价非常高。不逊色于国府的德械师,就是其对二十三师的评价。

最终这份评价,被贺国光发往了南京。至于南京那边决定是加大拉拢,还是准备遏制,肯定是某人来决定。

不过根据贺国光结合目前的情况,以及某人习性,基本他可以肯定,必然是加大拉拢。

当然具体是否如此,他也不敢打包票。

此时彭刚的实力,终于第一次显露在南京的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