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抗战川军崛起 第76章 所见所闻

在洪家沟机步团训练基地,十余辆坦克正呈品质型队形展开,它们爬过战壕、越过矮墙,穿过泥泞的泥潭,对着远处的假目标开火。

“嘭~嘭~嘭~”

37毫米坦克炮喷射出火焰,一个个目标被击的粉碎。

“好,打的非常好,二连打的非常好。”

放下手中望远镜的彭明远,此时看向一旁的廖耀湘与邱清泉。“我们装甲营的训练如何”

“不错。”

“有铁甲雄狮的风范。”

已经就任装甲营副营长的廖耀湘与机步团副团长的邱清泉,此时同样夸赞着。

他们已经抵达南充有几日了,二十三师效率非常高。在抵达当日晚上为他们举办了一场欢迎晚宴之后,第二天就安排了各自的职务。

其中作为彭刚专门点名的三人,杜聿明成为二十三师新编旅副旅长、邱清泉成为机步团副团长、廖耀湘则是坦克营副营长,至于其他军校毕业生,则是在各营连担任副职。

这样的安排,要说多让人满意,这不可能,只能算正常水平。

不过彭刚也没有亏待他们,因为哪怕他们被分在中央军也是这个级别。

当然这些军官也没有不满,他们很快就接受了副职的安排。因为他们下部队发现,果然如传说中的一样,二十三师武器装备极好,一水的外国新武器,步兵手中的捷克步枪比中央军的都好,然后各种福利水平伙食等方面都能与中央军看齐,甚至某些方面比中央军还好。

不少人私下评论,这二十三师是来对了。要知道,他们这些天之骄子很多人在毕业后,被分配的部队也是参差不齐有好有坏的。

好的进入德械师,差一点就进入其他中央军,最差就是去旁系部队接受各种排挤。

所以能进入二十三师任职,对于这些军校刚毕业新军官而言,是一件非常不错的事情。至于是不是中央军,这以后再看嘛。

至于被彭刚点名的三人,虽然都是副职,但是含金量可不同的。

邱清泉虽然之前在教导总队任参谋长,但是参谋长一职的含金量,谁都知道。不过幸好总队长桂永清是其好友,但是不重视参谋是国军的通病。虽然有德国军官的改造,但是依然难以改变参谋不受重视的现状。造成这源头的,首当其冲就是那位校长,其相当不重视参谋制度。

而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虽然邱清泉是在教导总队这样的全国最精干的部队任职,但是部队的权力却掌握在正副总队长手中,这参谋长名头好听,实权远不如下面一个旅长。

虽然机步团现在是团级部队,但是要考虑其部队性质,这可是机械化步兵团,给个旅长都不换的职务。而且邱清泉也看得出来,这机步团的编制维持不了几天了。升级为旅也是早晚的事情。

另外这几天的接触下来,同为留学同窗的彭明远也不是揽权之人、所以在机步团他还是做得很开心。

“雨庵兄、建楚兄,虽然装甲营的装备还没有完全到齐,但是我想组织部队进行步坦协同的训练。”

“完全可行,步坦协同、装甲纵深突击是欧洲先进的理念,我们团的配备,也是非常适合这种战术。”

不愧在德国留学几年,对德国的新军事理念,邱清泉还是一门清的。

“我也认为可行,我们完全可以从小规模步坦协同开始,要不要请师座他们观摩一下。”

“建楚兄这个主意不错,总要让师座知道我们兵练得怎么样才行。”

此时邱清泉也赞同廖耀辉的建议。

“还是算了吧,师座这个人比较务实。要拿也必须练出来才行,要不然搞不好会表功不成反被骂。”

已经熟悉堂弟脾性的彭明远,此时拒绝了廖耀辉的建议。“你们放心,师座对我们师支持力度肯定是够得。每月我们训练光是油料消耗指标就达到了100吨。”

彭明远这话让两人再一次感受到二十三师的财大气粗。这一百吨每月的训练油料,这至少就是四万多块,再加上其他物资消耗,这机步团每月光是训练费至少就要十万打底。果真要用一句财大气粗来形容。

“雨庵兄,你是工兵出身,有空也指点一下工兵部队。我们机步团可缺不了这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工兵。”

“没问题,身为机步团的团副,我必定义不容辞。”

与邱清泉、廖耀辉都选到自己最喜欢的兵种不同,杜聿明就差了点意思。

现在他是新编旅的副旅长,与旅长樊存儒一起为搭建新编旅的架子而努力。

“樊旅长,这个新编4团情况不容乐观,我刚去跑了一趟,据我观察其军官素质有一定的差距。”

作为装甲兵团创建人,杜聿明本以为自己会前往机步团,结果没想到自己来到南充会成为一名副旅长。而且还是与他人搭档,组建完善一个旅的构架以及编制。

从副师长到副旅长,要说杜聿明没有意见那才有问题。

为此彭刚还特意与其交代,这副旅长职务是暂代的,而且他们这个旅与其他地方不一样。目前是三团编制,另外还有自己的炮兵营等附属部队,而且自己很快会向南京方面申请,将二十三师扩编为军。到那个时候,他杜某人肯定就能升上去。

当然彭刚也说了一堆好话,给了一些许诺最终让杜聿明答应来新编旅任副旅长。

对于杜聿明来说,这新部队也是非常有挑战性。

当然在几天接触之后,他对这个任命也没有抵触心理,因为旅长樊存儒和他性格差不多。都是谨慎严肃,专注自己手头的本职工作。

甚至新编旅有军官私下讲,我们旅原本有一个严(格)师傅了,现在又来一个,严加严,大家都有福了(苦头吃)。

也因为性格差不多,所以在几天的接触下来,两位新编旅的正副旅长也是相当认同对方。

当然对于杜聿明来说,来一支新组建的部队,其实也算是好事。毕竟与其他部队相比,新组建的部队关系如同白纸一样,正好适合自己按照心中抱负大胆施展。更别说遇到一个和自己心意相同的主官,这更加好了。

“现在这新编4团才组建不到一个月,军官能力差的问题我也知道。我是这样想的,到时候组织一下该团军官进行培训,额外的培训。错开与捷克顾问的培训时间,也不用那么正式,就是以闲聊的方式进行,说说各部队的情况难题,先让他们自己谈,谈不出结果好坏,然后我们在插手。”

听到樊存儒提出的建议,杜聿明眼前一亮。

“好啊,这个办法不错,以会谈的方式既避免了他们尴尬,也能让其认识到短板,我看行。”

“那就按照这个办法做,你我二人轮流负责召开,就以一个星期召开一次,既不会太多,也给他们时间消化,每次两小时就够了,多了也是浪费时间。”

“报告,师部发来电报。”

两人接过电报一看,原来是师部将辎重团第五营划归新编旅管辖的命令。

“嗬,我们新编旅规模越发的庞大,看来升师是指日可待了。”

“那我就提前恭喜旅长你荣升师长了。”

“光亭兄别夸赞我了,这师不师长的另外一说,我现在最关心的还是部队凝聚战斗力的问题。要是战斗力练不出,别说师长了,就是现在的旅长也做得不安心。”

“那是、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