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抗战川军崛起 第94章 战阳泉(一)

阳泉是三晋门户、晋冀要衡,尤其是在正太线开通之后,这是更是成为连接太原与石家庄的铁路中枢,这也就注定了该地拥有极高的军事战略地位。

此时彭刚带着四十七军先头部队,182师已经抵达了阳泉。

“地图。”

此时站在石盘村外的高地,彭刚正与斯沃博达将军商量着阵地的部署工作。石盘村位于桃河畔,蜿蜒的正太线穿过这里,就将进入平缓的阳泉盆地,所以这里也是防守阳泉的主要战场。

“这里,还有这里,以及这里,都必须安排部队修建坚固的工事。”

斯沃博达将军连续点了好几个地位,标明需要防守的位置。

他所标记的位置,都是铁路沿线的山头以及关键要点。这位捷克老头子眼光毒辣,一眼就看出哪些位置最能卡得敌人难受。

“没有问题,我已经让部队构筑工事,另外我也让人动员村民替我修建工事。”

此时在他们眼前,大量的中国军民正扛着各种挖掘工具,在军官的指挥下修建着阵地工事。

士兵就不用说了,彭刚特意购买的工兵铲被这些训练有素的士兵,使用的相当熟络。而且军中良好伙食以及长期的训练,让四十七军将士们身上都非常有肉。干起活来也是不带喘气的。

至于那些被召集而来的村民,则用家里的锄头镐头,有说有笑的参与着这场建设。为了动员这些村民,彭刚让四十七军开出三天一块现大洋的工钱,这个价格让附近的村民乐开了花。只要能动弹的,纷纷赶来帮忙。生怕来晚了就没钱拿了一样。

所以说,有时候动员也是挺简单的。

另外山上的所剩不多的树木也是遭了灾,被砍伐之后用于加固各火力点。

对于修建阵地,有着斯沃博达将军等一干捷克顾问的四十七军,说一句不客气的话,四十七军可谓是个中翘楚。

什么前出战壕、纵深防御战壕、梯形交通壕、火力阵地、防炮洞、指挥所等等,虽然还没有被四十七军玩出花来。但是也比目前国军使用的直线战壕、铁丝网、地雷等强太多了。

而这场防御战对于斯沃博达将军来说,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

虽然他不知道为什么其他中国军队,面对日本军队时总是出现溃败,但是他对四十七军这支手把手教出来的部队却十分有信心。

打进攻战他还不清楚,但是打防御战,他只需要两个师的兵力,再依托当前险峻的地形布置好坚固的阵地,就足够顶住敌人的进攻。

别认为他这是拿大,在欧战历练多年的他,认为远东这场战争,也就是一战的水平。最多就是武器更先进了一些,但是两方的战术根本没有脱离一战。

四十七军在阳泉一线忙着修建阵地,而在娘子关一带作战的国军其他部队,此时却压力很大。

10月中旬以来,日军第20师团除第39旅团以逐次增兵方法进攻娘子关外,主力都集结在石家庄附近休整。

然而由于阎老西发狠,再加上国军与八路鼎力相助,板垣征四郎带着第五师团在忻口一带陷入苦战。

所以来自方面军的命令,要求第20师团尽快攻占娘子关进入阳泉,策应忻口一带的第5师团。

为此20师团结束了休整,在师团长川岸文三郎的带领下,他们于10月20日对娘子关一线的中国军队全力进攻。

而鉴于娘子关的地形,川岸文三郎将自己部队分两个纵队向娘子关进攻。

右纵队(原右翼支队)沿井陉-新关-石门口大道及其以北攻击敌人。左纵队(步兵四个大队、山炮兵一个大队为基干)沿微水镇-侧鱼镇-石门口大道地区前进,进行迂回进攻 ,像一记左勾拳一样打守军侧翼。其余部队集结于井陉附近待命,作为后备增援准备。

10月20日,日军右纵队第39旅团一部在飞机掩护下,向北峪、大小龙窝一带阵地进攻。经反复争夺,守军张金照第30师及冯安邦第27师伤亡惨重,阵地多被突破,仅能固守阵地内高地。21日到22日两日右纵队继续猛烈攻击1000高地,并攻陷东面的北峪及东葛丹阵地。

10月22日早晨,右纵队继续猛攻,其在空军的掩护下向27师1000高地及第30师溃泉阵地发起进攻。在武士敏的第169师支援下,守军在溃泉阵地挡住了日军的攻势。不过连日来日军步步紧逼,其右纵队已经逼至娘子关的关隘口。虽然中国军队虽奋力抵御,仍被迫日军打的步步后退。

至于执行迂回作战的的左纵队,其四个大队于10月21日从石家庄出发,经获鹿县、微水镇、南横口,22日晚步兵79联队主力到达南、北障城,先头部队抵达侧鱼镇东北方高地。已经威胁到娘子关侧翼的安全。

此时娘子关一带的国军阵地,已经被日军冲击的七零八落。

位于娘子关的前线指挥部内,黄绍竑、孙连仲、冯钦哉三人正商议着战局。

“日军攻势太猛烈了,弟兄们伤亡太大,已经快要打不下去了。我刚刚从溃泉一线阵地返回来,30师还剩4000多人、27师还剩3000人不到。31师的池师长、第7师的曾师长都给我发电报称,他们师可战之兵仅剩一半。现在我手头的部队已经伤亡过半,这仗怎么打。”

在指挥部内,孙连仲说着自己部队的伤亡,更是一脸的痛心。这位西北军出身的汉子,此时双眼泛红。

“我第7军也是一样,这才打多少天,我部队伤亡就高达万人之多。”

同为西北军出身,但是在西安事变中背叛杨虎城的冯钦哉,此时提起自己带的陕军官兵伤亡,也是一脸的难看。

身为新桂系三巨头之一的黄绍竑,从军多年的他,哪能不知道这两位的心思。

这是看到部队伤亡太大,怕影响自己地位的两人心生了退意。

“在挡两天,目前第十七军已经在我们后方的泉阳修建阵地了。等阵地建好我们就向阎长官发报要求撤离。”

虽然贵为桂系巨头之一,但是手中没有自己军队的黄绍竑,知道根本没办法强令两人继续打下去。只能让他们再坚持两天,给在阳泉布防部队争取一下时间。

“黄长官,这可是你说的,要是两天后还没有撤退的命令,那我可就自行安排了。”

黄绍竑听到这话被气个半死,这些军头各有各的心思。打个仗就知道叫苦连天,要是换了桂军,谁要敢这么和他说话,直接当场撤了他职。

“好,两天就两天。接下来我们安排一下撤退的路线,这兵退下去可不能像散沙一样。”

“好,我们就研究一下。”

得,一听是研究撤退路线,两位西北军出身的汉子,立刻来了精神。

至于为什么不将四十七军直接调来增援娘子关一线,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后方没有部队了。

如果兵力全部集中在娘子关一线,一旦被突破,后果不堪设想。他们都是打老了仗的人,怎么会不知道这一点。

另外听闻四十七军抵达阳泉就一个师,这兵力太少,直接拉来战场也不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