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桃李满园春 第43章 赌约结果

推拒了沈颐的提亲意向,沈七自也只得离开,柳匀是真的要去世了,到最后那些古籍字帖宁盛并没有收。

“既然柳师将这些东西留在柳氏本家,便表示他从未想过要回来,这些东西你还是带回去吧。”宁盛不是傻瓜,他猜这些东西里或许真有柳平留下来的东西,但要说全部是,根本不大可能。

沈七平静地离开了万里书院,而此时刘湛正在读书复习准备第二日的考试。

万里书院的考试是从不排名次的,只会奖励第一到第三名,奖励的东西也极简单,只是一支毛笔一本书罢了,却是所有贫寒学子们梦寐以求的东西。

而这一到三名,从来不是固定的三个人,因为这里的所有人,除了刘湛之外,读书都格外拼命。

即便是刘湛,也不是次次都能保住第一的位置,偶尔要落到第二第三去。

但他得到书之后十分豁达,会借给所有的同学看,是以在学子中的人缘一向相当不错,事实上,这些淳朴的孩子,并没有书院其他高门出来的学子那样心高气傲,顶多对考得好的有些羡慕,暗暗鼓气下一次一定要考得更好。

赤子之心,最为难得。

刘湛也感叹,往后万里书院再出来的一些孩子,或者也有寒门子,却到底不如这二十三个,不为其他,这二十三个,才是真正宁博容花了心血带出来的,宁盛和陆质将他们从那么多的贫家子中挑出来的时候,也最为用心。

十日的时间一晃而过,万里书院的学子们迎来了他们一年一度的考试日,因三个月前便被告知要同那二十几个贫家子比一比,他们这些日子读书也用功了一些。

但是实则大部分人不曾将那些贫家子看在眼里。

……一群在入学前从未启蒙过的泥腿子,只学了一年,便想同他们学了两年的比?

这不是痴人说梦么!

说句实话,虽在同一个书院中学习,但那些贫家子在另外的院落,吃住皆与他们分开,平日里也不常碰到,是以这些学子对他们根本还陌生得很。

在他们还在睡觉的时候,这些贫家子便要打扫书院,还要晨读,当然,万里书院中本也有用功的孩子,早早便起来读书,但是即便是他们,晨起读书的时候,也早就听到了那边院落传来这些贫家子的读书声。

只在他们上武课或者玩蹴鞠的时候,有万里书院的其他学子好奇去看过,而这些贫家子一月只有一次蹴鞠,倒是万里书院的其他学子,三五日便要去踢一场,只是他们也很自觉,在贫家子既定的那一日里,是不会占用特别辟出来的蹴鞠场地的。

是以,完全可以称得上双方井水不犯河水,压根儿没有任何往来。

“可有信心?”宁盛似笑非笑道。

宁博容坚定地点点头,“自然!”

连陆质也在一旁悠然笑道:“世伯便看着吧。”

站在宁盛左侧的卢成山和张敏之摇摇头,“怕是难啊,不说王钟飞,便是范航同那李恒泰,都是相当优秀的孩子,王钟飞的一手时文便是比他长几岁的孩子也比不上。”

“又不是只考时文。”陆质一点儿都不担心,“你们且看着吧。”

原本或许对这种考试还没什么信心,但这么多次考试下来,陆质将这些孩子的成绩和进步都看在眼里,用了宁博容说的记忆树联系记忆法和梗概重点记忆法之后,更是能用突飞猛进来形容,而大量的练习更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便是时文,这些贫家子硬生生背下了两百篇经典时文之后,三日自己写一篇上交,两人一组互为点评修改,或许还显得略为幼稚,却每个人至少都能做到无功无过,绝不偏题,切题也特别迅速,进步之迅速连陆质都感到十二分的吃惊。

特别是史科和数科,陆质可以肯定书院的其他绝对绝对比不上他们。

数据才是真正最能说明问题的,陆质看过五天之前考试这些孩子的平均分,便对今日的赌局充满了信心。

见宁博容和陆质都是盘着手信心满满的模样,不说宁盛,连卢成山和张敏之都怀疑起来,难道这些贫家子……当真个个都如此优秀?

他们是不担心存在作弊这种问题的,试卷乃是他们亲自出的,然后封好收起,今日才刚刚开封,莫说是这些学子了,便是宁盛都不知道他们出了什么题目。

今日考试过后,再过几日万里书院的学子们便要放假了,要考科举的学子需要早早上京,而天气热起来之后,便是这个年代的“暑假”。

但是,若要留在书院也是可以的,例如这些贫家子,便都不会归家去,可书院里的其他学子却都是会回去的。

一日考试,贫家子们早已经习以为常,甚至不知道自己这次的考试关乎万里书院的未来。

万里书院入学两年的这些学子们却是昏头昏脑心烦气躁。

不管什么年代的学生,都不会喜欢考试这种事的。

考完,封卷,将这二十四个贫家子的试卷混在万里书院其他学子的试卷中一起交给卢成山和张敏之,由他们来批改,实则连他们都不知道其中贫家子的试卷是哪一张。

三日之后,成绩便全部出来。

宁盛、卢成山和张敏之震惊地看着成绩表——

“这怎么可能!”

书院的其他夫子也都看过来,一时都有些失色。

他们都是颇有名声的夫子大儒,而那二十四个孩子出身贫家,从未读过书不说,由一个年轻的陆质牵头,剩下的都是一些颇为落魄的平庸夫子,结果只短短一年的时间!

由不得他们不震惊!

成绩说明一切,按照宁博容的要求,评卷不仅仅分为甲乙丙丁四等,更要准确写上甲一到甲十的详细评分。

照宁博容的计算,这样每一门的满分就是甲一等四十分,甲十等便是三十一分,乙一等三十分,以此类推,到丁十等,就是一分,好歹给人留点面子,没有零分的说法。

这样考试考下来,明经一共考了三科,术数一科,史学一科,再有一门书,实则这些贫家子还学了律法科,但万里书院的其他学子并不将此列为科目,是以此次考试未曾计入。

六门科目,这二十四位学子包括刘湛在内,最高分的刘湛足足可以计两百三十七分,而依次往下,二十四人,竟无一人低于两百一十八分,最低的一位刘希,恰好是两百一十八分。

而万里书院的其他学子中,成绩最好的王钟飞,总分两百一十一分,以宁博容提及的这种计分方式来看,他仍是算得上优秀的,六门课全部都是甲等,只是大多在甲三到甲七之间。

其次是李恒泰,也是六门皆甲等,尤其明经科十分出众,但总分只得两百零七分。

卢成山和张敏之呐呐无言,试卷乃是他们亲自批改,绝无纰漏。

宁盛沉默不语。

宁博容却得意笑道:“阿爹,如何?”

这场赌约,却是毫不意外的,她胜了——

于是,万里书院,即将翻天覆地。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洛可可的地雷,爱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