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明:被剧透的老朱,一统全球! 第88章 针对徐达

“你帮了徐达,文臣岂不是会对你心生怨恨。”

马虎担忧地提醒。

“我怕什么我可是超然物外的智者。”

苏铭微笑回应,对文臣们的斤斤计较不以为意。

“他们只会对我俯首称臣。”

只要他乐意,人人都想预知未来,哪怕是后世开放的风气,官员们依旧迷信不断。

苏铭转移话题,感叹道:“徐妙云这女子,确实不易应付。”

马虎回应:“她可是徐达的女儿,对你无礼也是情有可原的。”

“少说废话。”

苏铭对马虎的言论有些不满。

事实上,苏老先生只是暂时未能说服徐妙云,他并不认为自己被忽视。

“看我如何解开她的面纱吧,毕竟朱棣总得有个牛头人的形象。”

他心中暗自计划。

这时,门吱呀一声开启,苏铭不满地转头,不满门外的人未经通报就闯入。

原来是朱棣和朱标,他虽无奈,但也明白这两位无需拘泥礼节。

马虎识趣地退开,避开他们的视线。

朱棣和朱标坐下后,目光直视苏铭,让他感到压力。

“有人要针对徐达。”

朱棣直接问道,仿佛刚才的窃听不算什么。

“你们竟然私底下讨论。”

苏铭心中暗自嘀咕。

“作为君王和储君,这样的行为未免失了身份。”

朱标补充道。

“而且,你们是什么时候来的我已经在外边听见了。”

朱棣毫不掩饰自己的监听行为,似乎理所当然。

苏铭面对这对父子的质问,只能苦笑。

“朱帝,您认为徐达会谋反吗。”

他明知答案,却故意提问。

朱棣毫不犹豫地摇头,坚定地评价徐达的忠诚和品行。

“天德性情纯良,为人正直,无人能及。”

朱标接着说道,“父亲如此信任他,我们两家更是世代交好。”

他回忆起当年醉酒的趣事,徐达的忠诚更显得难能可贵。

苏铭看着这对父子,心中不禁感叹,朱帝年轻时的轻浮也真是让人意想不到。

然而,他并未揭穿,只是一笑置之,心中已有了应对之策。

朱元璋曾提及,他曾考虑将吴王府赠予徐达作为居所,然而徐达坚辞不受,最终这王府被改建成如今的魏国公府,彰显其忠诚与谦逊。

朱元璋欣慰地笑道:“徐达的忠诚,是经过风雨洗礼的。”

仿佛这是考验官员的标准。

然而,苏铭指出,朱元璋却因此因太阴之象而对徐达产生了隔阂。

“你似乎过于担忧权力失衡。”

苏铭微笑道,仿佛在揭示一个微妙的宫廷斗争。

朱元璋闻言,表情有些错愕,他自问,自己会如此吗徐达可是他的亲密战友,怎会背叛

“你误解了,朕绝不会怀疑徐达的忠诚。”

朱元璋反驳,但苏铭的话让他不得不面对历史记载:“洪武十四年,有传言称太月侵犯帝位,钦天监以此为由,怀疑徐达功高盖主,导致关系疏远。”

面对苏铭的陈述,朱元璋显得有些紧张:“你确定这些不是虚构的。”

苏铭平静地回应:“陛下,您应该清楚我的为人。”

朱元璋陷入沉思,他承认自己可能过于敏感,但现在却在寻找合理的解释:“或许是史书笔误,或者有人刻意篡改。”

朱标在一旁插话:“苏铭曾说过,老四可能修改过史书。”

这给了朱元璋新的思考方向。

“或许,是其他人为了抹黑我而篡改了史书。”

朱元璋坚定地说,仿佛找到了为自己辩护的理由。

父子俩的眼神中闪烁着警惕和决心,仿佛找到了共同的敌人。

苏铭则缓缓道:“我还有一件事要告诉陛下,洪武十八年,徐达去世了。”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朱元璋震惊得从病榻上坐起,难以置信地看着苏铭,心中充满悲痛。

徐达正值壮年,五十出头便撒手人寰,这对大明而言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打击。

朱标震惊于这个消息,徐达的去世似乎预示着军力的重大损失,甚至可能动摇大明的根基。

“老四,他是否会成为徐达的接班人。”

朱标颤抖着问道,心中的忧虑无法掩饰。

这似乎揭示了老四在军事上的崛起,以及他如何利用徐达的遗产,逐步积累叛乱的资本。

朱标立刻开口:“徐将军不可陨落,苏铭你可有解救之策。”

“难道还有回天之术吗。”

朱元璋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苏大人真是神乎其技!

既然已知徐达的危机,此刻提醒徐妙云防范奸佞,显然意味着他对徐达有所图谋。

【确实,苏铭,徐达不能垮掉。】【就算他选择效仿李善长,淡出尘世,】朕亦认为是明智之举。”

“总之,务必要想尽办法保全他。”

“朕代表大明向你表达深深的感激之情。”

朱元璋庄重地向苏铭行礼。

苏铭回应道:“此事确实棘手!徐达体弱多病,治疗不易。”

朱元璋解释道:“天德征战四方,实则隐藏着旧疾。”

“这就是他英年早逝的症结所在吗。”

“并非如此,他的背后有个恶疮。”

苏铭接着说:“民间称之为‘背搭’,常言道,无名之病易愈,有名之疮难治。

那疮口深入肌肤,治疗起来极其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