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后三国演义:隋唐的诞生 第117章 权臣末路

5.风流胡太后

高俨死后,胡太后日夜以泪洗面,她知道所谓的“强盗”就是高纬派的人。曾经自己和高湛都产生过用高俨来代替高纬做皇帝的想法,这是高纬对自己的报复。现在的胡太后心如死灰,老情人和士开死了,儿子高俨死了,儿子高纬又对自己处处提防,想想真没意思。

胡太后进出寺庙就更频繁了,时间一长,她在相轮寺里重新点燃了自己,她遇到了主持昙献。昙献年纪轻轻就当了主持,不是佛学造诣有多高,而是他宣扬一套特殊的“密法“,可以普渡众生、荣登极乐:他选取了许多美貌的男女作为弟子,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于男徒弟他就授戒、传法;而对于女弟子,则亲自在密室里为她们按摩腹脐、上下其手,并美其名曰“过气“之法。

实际上,昙献搞的那一套就是房中术。胡太后遇到昙献,那就是干柴遇到了烈火,很快两人就搞到了一起。

一番云雨之后,胡太后觉得自己对不起死去的高湛,于是她问昙献:“献献,我这种行为玷污了佛门清净地,将来会被打入哪一层地狱?“昙献深知女人心,他亲吻了胡太后的额头,安慰道:“太后是天上的仙子,只因思凡才会堕入尘网;而贫僧就是那龙华会的仙客,正该与您温存纠缠。你我重逢是前世的宿缘,佛祖又怎会怪您呢?“

“讨厌!”胡太后娇羞地倒在了昙献怀里,于是又开始了一顿折腾。

此后,胡太后进出相轮寺更加频繁,甚至把高湛生前的龙床也搬到寺庙和昙献一起享用,可能胡太后觉得这样更刺激,更有感觉。胡太后也是女人,她也需要男人的关心爱护,她也需要爱情,她也要为爱痴狂。

胡太后这么疯狂的举动,逃不过众人的眼睛,僧人们都戏称昙献为太上皇,这一传十十传百,就传到高纬耳中了。高纬本来不太相信,后来在看望胡太后的时候,发现有两个尼姑在胡太后身旁,看样子还挺俊,于是就下令把两个尼姑召来谈话,结果一接触才发现,原来两个尼姑是男儿身。

这下,胡太后的风流韵事就不打自招了,高纬发怒了。自己老妈居然跟这些和尚搞到一起,皇家脸面何在

十月十五日,高纬就派人把昙献等人全部抓起来处死,胡太后不敢去求情,她也觉得丢不起这个人,只是一边呼唤着“献献”,一边默默流泪。至于胡太后,高纬利用大风天气这种异常现象为借口,对外谎称“邺城有变”,为了太后的安全,就把胡太后囚禁在北宫,并且禁止所有的亲属都不得去见胡太后。

情人都死了,自己也被限制人身自由,对于高纬这个仅存的儿子,胡太后试图拉拢一下关系,于是亲自做饭叫高纬来吃,不过,高纬并不领情,眼见胡太后不能给自己母爱,高纬想到了陆令萱这个奶妈。陆令萱的一切待遇都跟太后一样,对高纬的溺爱和照顾更加无微不至了。

鉴于上一次和陆令萱合作杀死了高俨,祖珽觉得需要进一步拉拢和陆令萱的关系,于是他向高纬建议,册封陆令萱为太后,并对高纬说:“陆令萱虽然是个妇人,其实是个豪杰,自从女娲以来,还没有这样的人。”高纬没想到祖珽居然为了拍马屁,这种话都说得出来,也就是笑笑没搭理他。

虽然当太后的事情没有了下文,但陆令萱还是领了祖珽的人情,在高纬面前说:“祖珽是真正的人才,是我们大齐的国宝,理应重用呀陛下。”

就在这种互相吹捧下,高纬把祖珽任命为左仆射,陆令萱为右仆射,辅助尚书令唐邕开展工作。和士开死后,高纬又把之前被排挤的高元海等人召回了中央任职。

北齐政坛因为和士开被杀而风云突变的时候,北周也正在酝酿着一场针对着宇文护的阴谋。

6.天机已到

572年三月初一,这一天发生了日食。

当时,宇文邕正在和王褒、庾信、殷不害、宇文招等人正在下象棋,突然经历了日食,宇文邕不由得脸色沉重,自言自语道:“天象有变,应该会应在人事上,不知道会不会是朕。”“陛下礼贤下士,勤政爱民,不必担忧,我们不妨找庾大人来,一问便知。”宇文招说。

宇文邕找来天文学家庾季才,屏退了众人,就这次日食现象发出了请教:“朕是不是应该发布罪己诏”庾季才掐指一算,不经意地说:“日食发生,这是上天的警示,陛下您励精图治,天象不会应到您的身上,需要诛杀三公级别的大臣,来平息上天的怒火。”

宇文邕心头一喜,心里想着:“看来诛杀宇文护的机会到了。”宇文邕把玩着桌上的象棋,十二年了,宇文邕整整隐忍了十二年,这十二年中,他小心翼翼对待宇文护,任凭宇文护对外发动战争,任凭宇文护折腾,他只是干一些新修水利、附庸风雅的事情,为了隐藏锋芒,他还发明了象棋这个东西,天天沉迷其中。

“皇兄,上天已经发出警示了,咱们不能再等了,赶紧诛杀宇文护吧。”庾季才刚走出去,宇文直就迫不及待从屋内走出来了。宇文直自从沌口战败后,被宇文护免去了职务,心中一直很不爽,反过来想要取代宇文护,多次劝说宇文邕动手。

宇文邕一直对这个左右逢源的亲弟弟不怎么喜欢,毕竟是亲弟弟,而且是鲜明反对宇文护的人,他是不会拒绝的,只是低声嘱咐:“我知道了,老六,这件事切不可走漏风声,你把他们叫来吧,我们好好商量下。”

“好嘞,四哥,就等你这句话。”说罢,宇文直就出去了。

这么多年来,宇文邕从来没有忘记和宇文护的仇恨,从来没有忘记大哥宇文毓、三哥宇文觉是怎么被害死的。既然决定要动手,那就需要周密的策划,宇文邕口中的“他们”是:右宫伯中大夫宇文神举、内史下大夫太原人王轨、右侍上士宇文孝伯。

王轨出自太原王氏,性格深沉有度量,宇文邕继位后,他就一直伴随左右,从一名侍卫做起;宇文神举、宇文孝伯是宇文邕的同宗。可以看到,除了反水的宇文直,宇文邕这次用的人是新面孔,既不是诗词唱和的王褒等人,也不是宇文护平时的政敌窦炽、贺若弼、杨坚等。只有提拔新人,施加恩惠,他们才能对自己死心塌地。

人到齐后,宇文邕打开天窗说亮话:“你们几位都是朕看重的心腹,平时一直伴我左右,也曾多次劝朕铲除权臣,现在时机已到,你们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出来。”

宇文直最先发言:“周齐两国的战争刚结束不久,宇文护前段时间回到同州处理军务,我们正好好好谋划大事,等他一回来咱们就动手。”宇文神举担忧地问:“杀宇文护简单,宇文护的众多党羽怎么处理”

“宇文护的党羽虽然多,但敌人更多。宇文护把持朝政十余年,飞扬跋扈不得人心,朝中许多志士仁人都被打压,铲除宇文护必然得到多数人的赞同。陛下,下手吧。”宇文孝伯说。宇文孝伯是宇文深的儿子,和宇文邕同岁,二人又是同学,宇文邕接着讨论学问的名义,让宇文孝伯跟着自己,宇文护从来也没怀疑。

宇文邕点了点头,看了看王轨。

王轨分析道:“宇文护虽然连弑三帝,却一直没有公然称帝,为什么并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六柱国中的独孤信、赵贵就不必说了,他们是被宇文护杀害的,他们的家族自然反对宇文护;侯莫陈崇虽然因陛下而死,但他们家族一直把仇恨归罪于宇文护;李弼的子孙,一直和宇文护没有瓜葛;李虎的儿子李昞是独孤信的女婿,他一直对宇文护也是耿耿于怀;于谨虽然支持过宇文护,但他生前也备受陛下尊崇。可以说,六柱国及其后代,宇文护是没办法控制的。

“李远被宇文护逼死,陇西李氏痛恨宇文护;贺若敦被逼死,贺若弼痛恨宇文护;杨忠被打压,杨素被斥责,弘农杨氏痛恨宇文护;汾北之战,韦孝宽想加强边防以对抗北齐,被宇文护拒绝可以说,宇文护基本上得罪了一切实权人物。

“至于其他勋贵大臣,不过是在骑墙观望,这些人虽然不是盟友,但一定不是敌人,陛下只需要是施以恩惠即可拉拢。宇文护执政以来,对齐发动的三战皆败,威信扫地,他现在的地位一落千丈,除掉他不过是顺水推舟那么简单。至于侯龙恩、刘勇、尹公正、辛昂等这些宇文护的亲信,他们在朝中也没有多大的势力,铲除他们不会有什么阻力。

“陛下,您登基以来礼贤下士,天下的名士王褒、庾信、韦夐等等都归心于您;您夙兴夜寐勤于政事,天下百姓都歌颂您的恩德,文武群臣崔猷、窦炽、尉迟迥、韦孝宽等都愿意为您赴汤蹈火。齐国方面已经诛杀了权臣和士开,梁国方面,我们又通过三州之地极大地拉拢了他们。您除掉宇文护,一定能得到天下人的欢呼。”

王轨说的“梁国”,也就是萧岿的西梁政权。在华皎之乱中,西梁被南陈夺取了大量土地,宇文直为了表示歉意,之前建议宇文邕送三个州的土地给西梁,以巩固西梁国防,以为北周的屏障。

“王大人,你分析的头头是道,朕很是欣慰呀,”宇文邕听后喜不自胜,毕竟压抑太久了,又问,“既然要杀宇文护,具体怎么做呢各位有没有什么想法”

王轨等人面面相觑,不知道具体怎么做。这时候宇文直笑了:“要打败一个人,首先要利用他的弱点!”宇文邕默默看着他,示意他接着说下去。

“宇文护的孝顺在咱们大周是出了名的,自从他母亲阎姬死后,他一直把太后当成是母亲,每次回朝必定参见太后,皇兄只需要在含仁殿安排几个人,趁其不备就可以拿下宇文护。”宇文直轻描淡写地说。

宇文邕没想到宇文直竟然要利用自己母亲,一时半会不知道说什么。“皇兄,母后一定能理解我们的,机不可失。”宇文直似乎从宇文邕的沉默中找到了原因,于是劝得更加急切。王轨等人也觉得这个办法可行,纷纷表示认同,宇文邕勉强地说:“你们先下去,朕找太后试试吧。”

晚上,宇文邕去含仁殿拜见母亲叱奴太后,说明了自己的想法。没想到叱奴太后很爽快就答应了,她说:“邕儿,宇文护嚣张跋扈太长时间了,为了大周的前途,我们是应该除掉他,母亲全力支持你和直儿。”得到太后的同意后,宇文邕才召见宇文直,二人详细部署计划。

7.刺杀宇文护

三月十四日,宇文护从同州回到了长安,宇文邕在文安殿召见了他。

“兄长,辛苦了。”宇文邕对宇文护行了礼。宇文邕每次见到宇文护都会行礼,宇文护早已习惯。

“为陛下服务,为大周效劳,我在所不辞。”宇文护说着套话,一脸地疲惫,连续三次的失败,他也很没面子。

“太后有段时间没见到兄长了,希望能和兄长说说话。”

“是呀,我也该去见见太后了,太后身体还好么”说到这里,宇文护的脸色才缓和下来。

“哎,”宇文邕皱着眉头,“母后年事已高,很喜欢喝酒,我经常劝她,她却不听。兄长今日觐见,希望你能劝说她。”说罢,宇文邕从怀里掏出了《酒诰》递给宇文护:“就用这个来规劝母后吧。”

宇文护接过来一看,笑着说:“没想到陛下准备得还挺周道,放心,我会努力的。”于是,宇文邕、宇文护一前一后来到了含仁殿。像往常一样,叱奴太后给宇文护赐座,宇文邕则默默站在一旁,宇文护先是一番嘘寒问暖,然后就掏出了《酒诰》,开始一字一句地读。

就这时候,只觉得脑袋后面一阵剧痛,宇文护眼前一黑跌倒在地,手里的《酒诰》也落在地上。看目的达到了,叱奴太后急忙离开现场,回到了内室。宇文护一脸痛苦,用手抱着头,这才看到宇文邕手中拿着玉笏出现在他身后,一脸地愤怒。

“你给我过来,砍死他!”宇文邕指着一旁的太监何泉。面对这突然的变故,何泉也被吓到了,听皇帝的命令后,笨拙地抽出了刀,对着地上的宇文护砍了几下,也没有砍中要害,这时候宇文护明白了怎么回事,恶狠狠地瞪着宇文邕,一边挣扎爬起来,一边质问:“我以为这么多年的相处,你对我已经释怀了。”

“六弟何在”宇文邕大喊。

一看情况不对劲,躲在门后的宇文直突然冲了上来,夺过何泉手中的刀,向宇文护的心脏猛刺过去。宇文护用手握着刀刃,对宇文直骂道:“你这个吃里扒外的东西。”宇文直也不废话,把刀从宇文护的胸膛抽了出来,鲜血也洒落一地。宇文护倒在了血泊中,在模糊的视线中,他看到宇文邕蹲下来,隐约听到宇文邕说什么“大哥,三哥,我为你们报仇了”,然后永远闭上了眼睛。

宇文护,后三国时代第一权臣,魏晋南北朝第一屠龙高手,就这么稀里糊涂死了。他在临死的一定想不通,为什么宇文邕隐藏得这么深为了杀自己居然隐忍了十二年!正是这十二年,宇文邕像是温水煮青蛙,慢慢地消除了宇文护的戒心,慢慢地瓦解了宇文护的党羽,慢慢地培养了自己一大批忠实追随者。如果说北齐第一影帝的高洋,那北周第一影帝就非宇文邕莫属了。

总体来说,正如王轨所言,宇文护是没有实力自立为帝的。宇文护的作用就是从宇文泰手里平稳交接宇文家族的权力,巩固宇文家作为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的领袖地位,让宇文家拧成一股绳以对抗其他贵族。刚开始,宇文护的计划是成功的,宇文泰也没看错人,宇文护通过一番合纵连横,确实打压了赵贵、独孤信家族,拉拢了于谨一系,将皇权牢牢掌握在宇文家。

后来的事情,超出了宇文护的掌控。一方面是宇文邕的坚韧不拔,温水煮青蛙让宇文护放松了警惕;另一方面,宇文护自己折腾了三次对齐战争,让自己威信扫地。此消彼长之间,宇文护再也无法成为关陇集团的利益代言人,他的出局只是时间问题。宇文护到底主观上想不想当皇帝呢谁能抵挡皇权的诱惑正常人都会想。三次战争失利后,宇文护就不敢再想了。

孙子有言:“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最牢固的碉堡都是从内部攻破的。宇文邕就是一直等宇文护犯错误,只要宇文护犯错,自己胜利的机会就来了。

假如,宇文护对外战争节节胜利,甚至在他的带领下灭掉了北齐,那不用说,手底下哭着喊着让他称帝的人数不胜数。不过,宇文护的运气差了点,没有取得这样辉煌的战绩。宇文护一死,关陇贵族集团立刻就抛弃了他,转投宇文邕,宇文邕终于成为名副其实的皇帝,他也最终代表关陇贵族集团,迈开了一统天下的步伐。

为什么权臣那么容易就被扳倒了呢权臣这个职业真不好干。除非篡位当皇帝,否则等待权臣的只有死亡,因为得罪了太多人,只要有风吹草动,那些被迫或者主动靠近你的人都会离开,没有了众人的支持,权臣不过是光杆司令而已。所以,董卓、尔朱荣、和士开、宇文护的下场都不好。

大功告成后,宇文邕立刻对殿外等候的宇文神举喊话,让他传召宫伯长孙览,长孙览是长孙稚的孙子、长孙绍远的儿子,现任皇宫侍卫长。长孙览进殿才知道发生了什么,聪明人都知道现在是表忠心的最好机会。于是,长孙览带着皇帝的圣旨,迅速将宇文护在长安的四个儿子、五个弟弟以及侯龙恩、尹公正、刘勇、辛昂、薛善等死党,全部抓捕并杀死。至于宇文护其他因公在外地的两个儿子,宇文邕也派出宇文盛前往下达赐死的命令。

宇文盛不就是向宇文护告发赵贵的那个宇文盛么是的。这就是宇文邕的用人之量。宇文盛虽然帮过宇文护,不代表他就是不能争取的人。所谓政治就是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把朋友变得多多的。经过十二年的潜伏,宇文邕显然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

“四哥,齐王怎么办他可是宇文护的党羽。”宇文直装腔作势地看着宇文邕。宇文直向来嫉妒齐王宇文宪,这次宇文护倒台,必定引起一系列的人事变动,宇文直就想取代宇文宪的大司马兼小冢宰、雍州牧。

“老六,宇文护刚死,人心未稳,我们不能扩大打击面,老五平时的为人,我知道得一清二楚,他不是宇文护的党羽。”宇文邕知道宇文直的心思,虽然宇文宪确实应该要打压一下,但不至于杀死,就直接回绝了宇文直的要求。宇文宪确实不算是宇文护的党羽,不过就是跟着宇文护打了几次战争而已,最多是上下级关系。宇文宪平时很低调,夹在宇文邕、宇文护之间,他总是小心翼翼,说话也很注意分寸。

宇文直一脸不悦走后不久,宇文宪就从前线回来了,他听从幕僚裴文举、高炯的建议,第一时间到宇文邕这里请罪。宇文邕对他说:“天下,是太祖的天下,我继守大业,常恐丢失。宇文护目中无君,打算反叛,我因此将他处死,以安定国家。你与我本是亲兄弟,同甘共苦,此事与你无关,为什么还要请罪?“

“四哥,你还是处罚我吧,我怕朝中有人有闲言碎语。”宇文宪也知道宇文直时常盯着自己,因此以退为进,主动来表示接受惩罚。

“五弟快快请起,”宇文邕走上前来,扶起了宇文宪,用很欣赏的眼光看着他说,“兄弟智勇冠世,攻战如神,我正要和你一起平定天下呢,怎么会怪罪你。你不要怕他人的诽谤,我知道你的心意。”宇文宪听后,感动得流下泪来:“哥哥,有什么我能做的,尽管吩咐!”

宇文邕就诏命宇文宪前往宇文护宅第,收缴兵符、文书等物,宇文邕依据宇文宪搜查出来的书信,又处理了一批宇文护安排在自己身边的卧底,从而牢牢掌握大权。

听说宇文宪没被处理,反被重用,宇文直又不爽了,他拿宇文宪也没办法,就主动找宇文邕要官,先是想做大冢宰,被拒绝后,又提出做大司马。宇文邕很不耐烦,于是批评他:“兄弟长幼有序,老五怎么可能排在你后面”宇文直悻悻而去。

当然,宇文邕也不是对宇文宪一点防备都没有,经过十二年的历练,他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他知道皇帝永远是孤家寡人,要想皇位永固,只有保持永远清醒,维护好各方的实力均衡。

8.重掌大权

十五日,宇文邕大赦天下,改元“建德”,意在“建立功业,光大美德”,宇文邕迎来了自己的时代,后三国也即将迎来统一的时代。

宇文护一死,北周高层开始了新一轮权力洗牌。

二十一日,宇文邕任命尉迟迥为太师,窦炽为太傅,李穆为太保,齐公宇文宪为大冢宰,卫公宇文直为大司徒,陆通为大司马,辛威为大司寇,宇文招为大司空。

韩非子有言:“人主者,以刑德制臣者也。今君人者释其刑德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矣。”当皇帝的,之所以能制服臣子,就是掌握着赏罚大权;如果赏罚大权落到大臣手里,那皇帝就要被臣下制约了。之前,宇文护就掌握着赏罚大权,所以才连杀三帝,才制约宇文邕十二年。现在,宇文邕想要做个名副其实的皇帝,那就必须掌握生杀予夺的大权,于是,他亲政后,杀伐果断,令行禁止,很有魄力。

宇文宪虽然被提升为大冢宰,实际上已被剥夺了兵权,这也是宇文邕对他的一种防备和考验。

朝会后,宇文邕专门召见了裴文举,对他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从前魏朝末年,武帝(元修)不能操持朝廷大纲,所以才有太祖(宇文泰)辅政;等到周朝建立,晋公宇文护又掌握大权;原只是多年的习惯,后来竟成为常规,愚人还说法度应该如此。哪有年已三十岁的天子还可以被别人箝制的道理!《诗经》中说:‘从早到晚不懈怠,用来侍奉一个人。’一个人,指的是天子。您虽然陪伴侍奉齐公,不能怕得如同他的臣子,老死在侍读的事上。应当以正道去辅助他,用做人的道理去规劝他,使我们君臣和睦,使我们兄弟同心,不要使他自己招致嫌疑。”

裴文举知道,宇文邕这是在敲打宇文宪,就唯唯诺诺地说:“陛下放心,我一定用心辅助齐王,不敢有所懈怠。”出殿后,裴文举把皇帝话转告给了宇文宪,宇文宪神色憔悴,用手指着自己的胸口说:“我平素的心意,您难道不知道吗!只是应该尽忠竭节罢了,我还有什么好说的。”说罢,宇文宪长叹一声,想不到自己如此低调小心,还是让皇帝猜忌。

不过,宇文邕对宇文宪只是停留在防备的层次上,根本没有杀害他的心思,不然都不必宇文直怂恿,他早就动手了,他现在可是大权在握的真皇帝。宇文宪是幸运的,他的领导还是信任他的。

接下来就是拨乱反正了,四月十九日,宇文邕给三哥宇文觉上谥号为“孝闵”,宇文觉也就是后世的北周孝闵帝,宇文觉死的时候,宇文护并没有给他上谥号。二十二日,宇文邕拥立自己和李娥姿的长子宇文赟为太子。

阿史那皇后呢阿史那皇后虽然是突厥可汗阿史那俟斤的女儿,但并没有按照父亲的要求成为间谍,而是很爱宇文邕,她举止得体,雍容华贵,很快就融入华夏文化圈。宇文邕虽然和李娥姿很恩爱,但对阿史那皇后也很尊敬,只不过,阿史那皇后运气差了一点,出场顺序很重要,她一直没有自己的孩子。

宇文邕还给独孤信平反,恢复了独孤信的名誉,让独孤信的儿子以及亲朋故旧都出来做官。作为独孤信的女婿,杨坚也很开心,八年了,他被宇文护整整打压了八年,八年期间,他的职位一直没动过,他也一直听从父亲杨忠的教诲,一直很低调。自己家族的名誉被恢复了,妻子独孤伽罗又提出了要寻找大哥独孤罗的要求:“杨郎,既然我们家都被平反昭雪了,我想,是时候去找回大哥了吧。”

“嗯嗯,伽罗妹妹,放心,宇文护死的那一天,我就派人去找大哥了,估计很快就有结果。”杨坚温柔地答道。杨坚夫妇在宇文护的打压下,相濡以沫,感情一直以来都很好。

独孤罗是独孤信的嫡长子,当年独孤信只身追随孝武帝元修到关中,把妻儿都留在了东魏,独孤罗还在襁褓之中就被高欢囚禁。独孤信在西魏娶妻生子,生育了六个儿子和三个女儿。独孤信死后,独孤罗才被放出来,然后就在北齐境内到处流浪,生活困苦。

杨坚夫妇之前打听到了独孤罗的情况,一直都在暗中寻找。不久,东边就有好消息传来,独孤罗现在过得很好,让妹妹、妹夫不用担心。因为独孤永业是独孤信的同宗,他打听到独孤罗的情况后,就非常怜悯,于是独孤永业给独孤罗买了房产和田地,独孤罗已经告别了饥寒交迫的生活。

“七妹!”独孤信的四女儿带着儿子李渊哭哭啼啼就来上门了。

“四姐,怎么了我正有好消息要告诉你呢!”独孤伽罗把四姐和侄儿李渊领进门后,二人就开始聊起天来。

独孤伽罗才知道,原来是四姐的丈夫李昞病逝了。相比随国公杨坚,唐国公李昞就没那么幸运了,好不容易熬到宇文护死了,结果自己也去世了,留下妻子一人。

“七妹,父亲冤死后,我们独孤家就一蹶不振;后来,大姐(明敬皇后,宇文毓妻子,独孤信长女)遇害后,我们就更加小心谨慎,各自珍重;现在,我丈夫也去世了,只剩下我和六岁的渊儿相依为命,我可怎么办呀”独孤氏一边说一边流泪。

“四姐放心,我是不会不管你和渊儿的,以后你一定要经常来我家,我陪你解闷。”独孤伽罗安慰着。此刻的李渊,正在和姨父杨坚愉快地玩耍,二人很投机,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将来有朝一日,他们会分别成为隋、唐的开国之君。

除掉了宇文护,又稳定了国内局势,宇文邕自信满满,正准备大展宏图,东边的齐国又传来了一个让自己兴奋异常的好消息:斛律光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