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四合院:我翻身后,被棒梗恨上了 第3章 质量合格

很明显,这些出售四合院的人,都是急着出国的,他们想把四合院卖掉,换一笔钱,出国享福去。

王健民看着小本子,呵呵一笑。这些人,出售四合院跑到国外去,过了二三十年,他们肯定要后悔死。

这些四合院,过了二三十年,随便一间,都价值几亿,

甚至价值几十亿。这些人为了出国,一万两万就把四合院给卖了,

这简直就是败家子,祖宗知道的话,都会从坟里跳出来骂他们。

不过,这些人低价出售四合院,这对于王健民来说,就是一个机会,正好可以把四合院买过来。

王健民翻看了一下,表扬道:“这件事,你们两个办得不错,我现在要奖励一下你们两个。”

说完,

王健民拿出两百块钱,

一人给了一百。

刘光天和刘光福两兄弟拿了钱,脸上都露出了笑容,这几天时间,

他们天天开着长江750找四合院,

十分的威风,很多小伙伴都羡慕他们。给王健民办事,又威风,

又有钱拿,

真是太爽了。

刘光天非常感动的说道:“谢谢老板!有了这笔钱,我就可以买一批年货,过上一个好年了。”

刘光福也是非常感动,说道:“老板,有什么事情,你尽管说,我们一定给你办到。”

王健民笑了笑,说道:“好,接下来,我再交给你们一个任务。这个任务就是,你们和这些四合院的主人,商量一下价格,尽量把价格压低。你们砍到最低价之后,我再过去交易办手续。”

刘光天说道:“老板,你准备买多少个四合院?”

王健民随口说道:“越多越好。如果价格合适的话,这二十五个四合院,我想统统买下来。”

现在,四合院的价格并不高,一进的四合院,

只要一万多块就可以买下来了。两进的四合院,也就是两万左右。

三进的四合院多半都是达官贵人住的,面积都非常大,这个价格就贵一些,但也贵不到哪里去。

王健民现在,

一天就能赚6万多,所以,

买一些四合院,完全没有问题的。刘光天和刘光福两人,听到要把二十五个四合院,统统都买下来,当场就懵逼了。

“我的天啊,老板也太有钱了吧,一下子买二十五个四合院,这得花多少钱啊。”

“二十五个四合院,都想买下来,老板的实力真是强大啊。就算是南方那边的老板,也没有这么多钱吧。”

两兄弟心里面想着,都非常震撼,不过,他们都没有说出来。

王健民又说道:“你们两个,给我好好的砍价。这件事办成之后,我给你们封一个大大的红包。”

听到有大红包,

两兄弟都激动起来了,王健民这么有钱,封的大红包,

至少也有一二百吧,必须拿下啊!此刻,

刘家两兄弟都是斗志满满,他们立即出发,

去找四合院的主人砍价,往死里砍。

接下来,短短两天时间,王健民就购买了三个四合院,其中,

一进四合院两个,二进四合院一个。

这三个四合院,都是刘光天和刘光福两人砍价,砍好价之后,王健民直接就去交钱办手续。

刘光天和刘光福两兄弟,表现得非常不错,他们各种办法,把四合院的价格砍得很低,

一进四合院位置非常好,正好在帽儿胡同附近,花了一万两千元。而两个二进四合院比较偏僻,价格也比较低,合起来只花了三万八千元。

也就是说,王健民只用了五万元,就买下了三个四合院。

“不错不错。”

“你们这两天时间表现很好。”

“这是给你们的小小奖励。”

“过年的时候,还有大红包。”

王健民心情非常好,出手就大方起来,拿出钱来,刘光天和刘光福两兄弟,一人给了一百元。

“谢谢老板!”

“老板你太好了!”

刘家两兄弟,拿到了钱,非常的高兴。

短短两天时间,又赚了一百元钱,这也太大方了。做王健民的小弟,又轻松又赚钱,比上班好多了。

王健民说道:“我现在大量收购四合院,有多少就要多少。你们两个,继续去砍价,明白了吧?”

“明白了,老板!”

“去吧!”“好的!”刘家两兄弟,

高高兴兴出门砍价去了,王健民看着手里的房产证,一阵兴奋。

国家在1950年的时候,颁发了第一张房产执照,这东西看起来和奖状一样,喜气洋洋的。

王健民手里的房产证,其实就是几张纸,要到1987年,

才能换成《房屋所有权证》和《国有土地使用证》。

不过,管它什么样子,有了这几张纸,三个四合院就是自己的了。

王健民看了一阵,把房产证明放到系统空间收起来这东西可不能丢啊,这年头,

补办很麻烦的。

收好东西,王健民开着长江750,来到帽儿胡同附近,准备看一下刚刚买下来的一进四合院。

帽儿胡同是京城十大胡同之一,位置非常好,这里居住过很多名人,清朝最后一个皇后婉容,就曾经住过这里!

几十年之后,这里还成为京城一个有名的景点,很多人到了京城,都喜欢到帽儿胡同去逛逛。

王健民这个四合院,虽然没在帽儿胡同里面,但也是在附近,位置是非常好的,所以价格才贵了些。

王健民进入四合院里面,看了一下。然后。

又开着长江750,来到三环附近的一条街道。两个二进的四合院,就在这条街道里边了。

现在,三环刚刚修好不久,四环还没有动工,这里显得有点偏僻。

不过。

这两个四合院,

王健民准备用来开服装厂的,所以,偏僻一点也没什么问题。开厂的地方,

当然是偏僻一点好,如果到处都是人,运送材料都不方便啊。

王健民进入一个四合院,这是标准的二进四合院,三乘三加耳房的结构,等于有十八个房间,还有数个小耳房和杂物房。